何其芳还有一首诗歌《欢乐》,在这首诗中,何其芳最大规模地运用了博喻手法,以加强诗歌的语言节奏,产生感情的递进,增大抒情分量与密度。
告诉我,欢乐是什么颜色?
像白鸽的羽翅?鹦鹉的红嘴?
欢乐是什么声音?像一声芦笛?
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?
是不是可握住的,如温情的手?
可看见的,如亮着爱怜的眼光?
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,
或者静静地流泪,如同悲伤?
欢乐是怎样来的?从什么地方?
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?
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?
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?
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,
但它是不是可爱的,如我的忧郁。
“欢乐”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不同寻常的心理体验,如何真实而鲜活地表现呢?何其芳采用了通感的艺术表现形式,将各种感官通联起来,交叉叠印,传达对于“欢乐”的情感体验。从视觉上,诗人把“欢乐”想象成“白鸽的羽翅”和“鹦鹉的红嘴”;从听觉上,诗人想象“欢乐”是轻快的“一声芦笛”“簌簌的松声”和“潺潺的流水”;从触觉上,欢乐又如“温情的手”,是“可握住的”。诗人不仅正面传达欢乐给人带来的幸福之感,而且还从反面来写,用“悲伤”给人造成的心理影响来写“欢乐”:“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,/或者静静地流泪,如同悲伤?”准确地交代了“欢乐”来临时人的情感的多样繁复,以及面对“欢乐”诗人心旌摇荡、不能自已的情态。诗人猜度“欢乐”之所由来,也是调动了多种感官,从视觉、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来表现。“欢乐”来时,就像“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”,也像“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”,在它的脚上还清脆地“响着铃声”,这些美丽的诗句形成的意象,形象地描述了诗人面对“欢乐”时的心理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