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明仁宗以后各碑的碑文,为何嗣皇帝不写了呢?据说,长、献、景、裕、茂、泰、康七陵门前,并没有碑亭和碑。到了嘉靖时才建,嘉靖十五年(1536)建成,当时礼部尚书严嵩,曾请世宗撰写七陵碑文,可是嘉靖帝迷恋酒色,又一心想“成仙”,哪有心思写那么多的碑文,因此就空了下来。
世宗以外的各皇帝,看到祖碑上无字,自己也就不便只为上一代皇帝写碑文,但如果都写的话,也没有太多的精力。因此,一代一代的皇帝传下来,就出现了这些无字碑。实际上,自明朝中期以后,皇帝多好嬉戏,懒于动笔,而最主要的原因是,如不加以粉饰,他们所谓的“功德”已不能直言了,因而这些皇帝干脆不写了。
还有人认为,这些皇帝是效仿武则天。因为“武则天是一个聪明的人,‘无字碑’立得真聪明,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,这是最好的办法”。这些皇帝们知道自己有可以肯定的地方,但同时肯定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。他们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,碑文写得好坏都是难事,因此才决定立“无字碑”,功过是非由后世评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