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朝历代对变乱造反的贼寇都视为妖魔,最怕其惑众生叛。当然,对于所谓反贼的踪迹一丝一毫都不愿留下,恨不能折枝断株再连根剜掉。“大顺国”那样的碑石自然收存着叛乱的世事,肯定也在清除之列。不知缘何,这尊碑石会免于粉身碎骨的灾祸而幸存于今日,让权势者有意涂抹过的历史仍然挺立在世上?这实在是奇迹!这奇迹令我百思不得其解。在没有找到别的原因之前,不妨认定是身处僻所的缘故,使大顺国的历史躲过清除,幸免于难。
这无言的碑石,饱含着耐人咀嚼的世理。
八相对于挂甲庄而言,桑拱阳的故事不仅在于贬损李自成,而且在于褒扬他的操守。旧时有个成俗,清代和民国的知府、县令到当地赴任,首先要到桑湾村拜祭桑拱阳,之后才敢坐进府署、县衙。可见,桑拱阳已成为皇家竖立的一尊碑石,虽然无形无字,却在那名节中写满了:忠贞。
桑拱阳忠贞赴死的义举是动人的,我曾在纪念他的会上和众多的朋友为之唱赞歌。然而,在读了一个史料后,我无论如何也难为之感动了。史料载:米脂大旱,颗粒无收,民众吃光了树皮草根。知府上奏朝廷,有白银十万两,可安饥民。崇祯不给,陕西民变,之后才有了李自成率领的义军。崇祯不给的原因是国库无银,可李自成打开龙庭不仅白银尚有数千万两,而且黄金还有十多窖。真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想的,他到底是爱江山,还是爱白银?或许在他眼里,白银就是江山,要么江山就是白银。假若崇祯肯用些白银赈灾,民不饥困,还会生变吗?显然不会。如此,世人也就不会知道李自成这个名字,崇祯皇帝当然不必急慌慌去煤山上吊寻死。那么,历史就是另218一种模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