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实风格的电影,用浪漫主义手法来拍. 对称式构图、全画幅空镜头、富有舞台效果的布光……真的漂亮. 摄影给人以空灵感,厚重的配乐低沉悲怆,整部电影用颇具美感的视听语言缓缓讲述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. 一个人牵动两个家,一串音符谱写一整个时代. 触动最深的两个镜头,第一个是小女孩茫然地在广场上走着,喃喃自语着一个得不到回答的提问“大人们为什么要打仗?”接着镜头逐渐拉高,一个高大、坚硬、冰冷的列宁雕像赫然出现在画面中央,与两侧的石柱组成了对称构图,列宁的手伸向远方,好像在说:奋斗吧!祖国的儿女们;第二个则是冼星海被如临大敌的苏联边防士兵用大大小小的枪指着,他无助地跪倒在友. 片中所使用的试图激发观众爆笑的段子,角色之间的说话方式,方言笑点,关于胖子、乞丐、太监、男男之爱的笑料等,算得上是一种全新的次时代民俗,非常接当代俗文化地气,与此同时也想通过它来引爆票房的电影. 草莽流氓的人设和角色搞笑的方式,有“朱延平式烂片”的特点,刘伟强这次像是把几乎所有烂片元素全拿过来用(包括片名),但由于他一直能通过平稳的视觉风格把电影拍得端端正正,因此观感也并没那么烂,场面上还都过得去,一部“远观当然烂,细看并不烂”的电影. 试图复刻九十年代港产贺岁片,剧情非常省心,能和家人一起乐哈哈,但这种类型在今时今日能否奏效要打个问号. 在没有电影评分机制的当年,观众会各自看得很乐,看完就忘,但在现在势必要经历一番低分洗礼. 典型的如果我对它不上心,我能跟着乐呵一下,如果我对它上心,还是很失望的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