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道”之道是有限性的存在,相当于从现象世界中观察一张桌子,其观察形态不同就可以有不同的关于桌子的结论,这说明“可道”之道的有限性。如果从追问桌子开始,达到世界或宇宙开始,或从追问桌子开始,达到存在或不存在,其会彰显什么样的结果呢?
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,庄子就进行了这样不断的追问。他说:
有始也者,有未始有始也者,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;有有也者,有无也者,有未始有无也者,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。俄而有无矣,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。[5]
“始”是时间上的开端,“未始”即无开端。“始”与“未始”无疑是从时间先后层次上讨论存在的开端问题;“有”和“无”则是在抽象存在层次上探讨存在与不存在问题。从“始”(开端)向前追溯,最后达到的是“无始”(无开端),后者(无开端)虽然是从时间上开端的,但最终扬弃了时间上的先后之分,而指向存在的本原或初始的形态。同样,直接呈现的现象有“有”和“无”,但在“有”和“无”之前,还存在“有”、“无”均不存在的形态,如此上溯,最后达到的是更原始意义上的存在形态,其特点在于超越了“有”、“无”之分。庄子通过时间层次的还原与存在形态上的追溯,既扬弃了时间上的先后之分,又消解了存在形态上的有无之别,在作为“未始有夫未始有始”和“未始有夫未始有无”的不同形态达到统一,共同指向作为玄同的终极存在形态,这就是“常道”本体的存在[6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