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解心得
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三章说:“大小多少,报怨以德。”孔子不同意“以怨报怨”的做法,冤冤相报何时了,也不同意以德报怨,无谓牺牲也是不可取的,要讲求分寸,应“以直报怨”“以德报德”。《礼·表记》:“以德报怨,则宽身以仁也;以怨报德,则刑戮之民也。”又曰:“以德报德,则民有所劝;以怨报怨,则民有所惩。”
(三十五)
原 文
子曰:“莫我知也夫①!”子贡曰:“何为其莫知子也?”子曰:“不怨天,不尤人②,下学而上达③,知我者其天乎!”
注 释
①莫我知:否定句宾语前置,“莫知我”。②尤:责怪,怨恨。③下学而上达:下学人事,上达天命。
译 文
孔子说:“没有人了解我啊!”子贡说:“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?”孔子说:“我不埋怨天,也不责备人,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,了解我的只有天吧!”
读解心得
孔子不被当政者所重用,不怨天,不尤人,以宽广的胸怀对待世人的不解,“圣人与天地合其德,故曰为天知己”。李零先生说:“孔子对自己不为人知还是非常在乎的,而且有点酸酸的无奈。”孔子对此自有一些酸楚,但是圣人胸怀宽广,志向远大,不寄希望于此,而寄希望于天下,所以孔子选择离开鲁国、周游列国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。